一、晶振频率和时钟频率有什么区别?
1、信号源不一样
时钟频率可以由晶振和PLL电路对晶振频率进行倍频或者分频来产生,而晶振频率是固有的频率不能改变。
2、用途不一样
晶振振荡频率被认为是晶体振荡器的一个恒定参考频率源,一直被用作主板上的参考频率源。
如CPU、AGP插槽、PCI插槽、硬盘接口、USB端口和PS/2端口在通信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提供不同的时钟频率,时钟频率服务于不同的电路。
二、CPU时钟频率和晶振频率的关系是什么?
时钟频率就像发动机转速,以一定频率在转,但能跑多块还要具体分析 频率越高,对信号质量要求越高,能耗越大,与同样产品相比,高频率=高性能 不是 一辆卡车变两辆卡车……虽然还是那个速度,但装的多 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那块板,在电脑上有一定道理 没有绝对的好,坏,成本决定性能,同样的成本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加强某方面的性能,但其他方面相应减弱 CPU的运行频率,单位为Mhz,数字愈大代表CPU执行指令的速度愈快,1978年问市的IBMPC采用5MHz的intel8086CPU,1998年intel发表了400MHz的PentiumII-400CPU。
三、晶振频率?
32.768K是最常用的频率,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32.768KHZ晶振
含意
32.768KHZ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数字
国家
日本
含意
32.768KHZ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数字,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它,它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好处。只是生活中太少有人去关注了,只关注着它给我们带来的演变数字。32.768khz比较容易分频以便于产生1秒的时钟频率,因为32768等于2的15次方。我们每天用的手表、手机、电脑上显示作用的钟就是由它演变过来的。太奇妙了吧!
32.768KHZ是一个标准的频率,晶振频率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尺寸、负载电容、频率偏差、应用范围。按尺寸外形来分主要分为插件和贴片的;插件的主要有2*6、3*8、49s 等,贴片的就有很多种了,根据各公司的设计可用的型号有很多,例如:日本KDS晶振就有49SMD、DST310S、SM—14J、DST520、DST410S等。应用的范围广泛。也给人类带来了时间的重要意义。也有直插的DT-14、DT-26、DT-38,主要频率是32.768KHZ,广泛应用在电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气表、工控仪表等。
晶振的发展
32.768KHZ晶振最初在日本开始它的大量发展,并形成全球之势。人们利用晶体的独特物理特性,加工成一个标准的时钟晶振。从而应用到各种电子行业,给电子行业带来了一个历史的变革;随着人们技术水平的提高,晶振的精度和性能越来越高,体积也越来越小,现在有很多的IC集成电路公司己将这小小的晶振放在里面,更加的精密度。
在国内的发展
晶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时,国内还是一片空白的市场。在短短的时间内 以有成百上千家晶振生产厂家的出现。从而使国内的晶振市场得到了很好的供应,不用大批量的从国外进口,这也代表着一民族的振兴。正因为这成百上千的晶振生产厂家出现,市场的竞争也越演越烈。从而造成很多的价格竞争,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质量也就跟着越来越差。
四、12mhz晶振的时钟频率?
晶振频率为12MHz时,时钟周期为(1/12)微秒,机械周期为1微秒。
五、如何提高时钟电路中晶振频率?
晶振是电路中常用用的时钟元件,全称是叫晶体震荡器,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必须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
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六、单片机晶振频率可调吗?
可以调。
如果你问的是做好的电路板的话,那就把晶振用热风枪或者烙铁拆下来,然后换上别的频率晶振,再修改单片机内部程序,让固件程序与晶振硬件匹配。这是外部晶振,内部高速晶振频率是不可以调节的,但后级锁相环可以调节。
如果你问的是内部主时钟频率的话也是可以调的,只要修改锁相环寄存器配置就可以了。
七、振荡频率和晶振频率的关系?
规定连接电路,振荡频率才是晶振频率,否则就会相差甚远。 例如,4MHz晶振,只有与单片机内部的反相器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振荡频率才是4MHz晶振频率。
晶振只是一个元件,而振荡器一由几个元件组成的电路。
晶振全称为晶体振荡器,其作用在于产生原始时钟频率,这个频率 经过频率发生器的放大或缩小后就成了电脑中各种不同的总线频率。只是一个元件。
晶振本身是由通电而产生机械振动的,但电感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是电场与磁场的不断转换,而这个频率是固定的,输出的就是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石英钟就是利用这种固定的频率来计时的。
振荡器是用来产生重复电子讯号(通常是正弦波或方波)的电子元件。其构成的电路叫做振荡器。能将直流电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交流电信号输出的电子电路或装置。
八、晶振频率公差?
频率公差:是与常温(25℃)下公称频率之间的偏差,按百万分率(x10-6)表达。
一只标称值10MHz、误差±20ppm、温度范围-20℃~+70℃的晶振,它的含义是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这只晶振的频率误差范围是:±(10MHz × 20ppm)=±200Hz.也就是晶振的频率将在9.9998MHz至10.0002MHz之间.这里,ppm代表百万分之一,即1/1000000。
这里的误差±20ppm是一个相对误差。在这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量/标称量)× ppm。 而上面计算出来的±200Hz,就是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没有单位的,绝对误差是有工程单位的(这里的单位是Hz)。
九、实时时钟晶振的频率是多少?
如果是长时间,肯定是实时时钟好,精度的话,10MHz你要看晶振本身的精度,如果是5%的话,偏差也很大了.如果短时间,ms级之类,肯定高频好. 就稳定生和可靠性而言,我觉的实时时钟更好,因为分频电路比较简单,简单的东西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容易实现,而计数10M次,这里的实现就比麻烦。另外,频率越高,功耗也大。
十、单片机晶振频率的,时间计算?
1.在书本上可以查询到每条指令所用周期数。周期数n
2.按晶振频率计算-周期。1/频率(12M晶振即:1/(12*10^6)秒)
3.计算每条指令所用周期。周期数*周期即:n*T
4.计算总和就为所需的时间。求和总周期数Sum(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