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单片机cmos电平范围?

cmos电平范围?

一、cmos电平范围?

cmos逻辑电平范围如下

CMOS电平: ‘1’逻辑电平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0’逻辑电平接近于0V。噪声容限很大 2.TTL电平: 输出高电平》2.4V,输出低电平《0.4V。在室温下,一般输出高电平是3.5V。噪声容限是 0.4V。逻辑电平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0逻辑电平接近于0V。而且具有很宽的噪声容限。

二、cmos接10k欧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是高电平,

一般电子电路比较少用低电平工作的。

三、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电平是RS232电平?

RS232是一种总线协议,单片机输入输出一般都是TTL电平,需要通过硬件手段将TTL转成R S232

四、什么是电平、高电平、低电平?

  电平指两点或几点电量在相同阻抗下的相对比值。在逻辑电路中会指定两点或几点电量中的一个为基准,则比值大于1为高电平,小于1为低电平。  电平指电路中两点或几点在相同阻抗下电量的相对比值。这里的电量指电功率、电压、电流。如果这两点是电路中同一信号处理前后的两点,则电平就是放大或衰减倍数。在声学和信号处理过程中,将倍数化为对数,并赋予一个专用单位“分贝”,记作“dB”。对于功率值:dB = 10 x log10(A/B) 此处A、B代表参与比较的功率值;对于场量:dB = 20 x log10(A/B) = 10 × log10(A²/B) 此处A、B代表参与比较的电流、电压值等场量。  在逻辑电路中会指定两点或几点电量中的一个为基准(逻辑准位),则比值大于1为高电平,小于1为低电平。简单的说就是高于基准的就是高电平,反之就是低电平。  电平是个无因次量(没有单位的物理量)。很多逻辑电路(元件)厂商会为高低电平下的输出或输出量规定一个具体的电量值范围,很多人将这个电量值也称为电平。这种说法虽然偏离了电平原本的定义,但不影响(有助于)实际工作中电平概念的运用。

五、cmos低电平典型值?

TTL电源电压只能是5V,电平大致如下:

输出高电平电压≥2.7V,典型3.6V,输出低电平电压≤0.5V;

输入高电平电压要求>2V,输入低电平电压要求<0.8V。

CMOS电源电压适应性强,一般在3~15V之间,电平大致如下:

输出高电平电压=Vdd,输出低电平电压=0V。

输入高电平电压要求>0.7Vdd,输入低电平电压要求<0.3Vdd。

以5V电源为例,VOH=5V,VOL=0V,VIH>3.5V,VIL<1.5V。

可以看出CMOS器件的电压传输特性优于TTL,并且COMS器件功耗很低,但是传输速度也低于TTL器件。

随着CMOS制造工艺的进步,性能日趋完善,已经占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只是由于著名的74系列TTL器件影响很大,学校教学还是以此为范本,就像单片机的51系列一样。总之,让TTL牺牲吧,拥抱COMS!

六、32单片机的蜂鸣器是低电平还是高电平发音?

单片机的蜂鸣器发音要看电路设置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有效,再设置单片机输出相应的电平就可以响。

七、单片机led是高电平亮还是低电平亮?

单片机引脚驱动,LED是高低电平均可点亮,但通常是低电平驱动LED发光管,原因是单片机低电平输出电流比高电平输出电流要大一些。

不管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驱动LED发光管都需要在LED上串接一支1k左右的电阻,LED的正向管压降一般在2Ⅴ以下,所以必须加以限流。

八、单片机设置低电平为啥还是高电平?

单片机初始化状态输入输出端默认为高电平。单片机的I/O口的输出信号是数字信号,0-2.3V是低电平;3.2-5V是高电平。虽说是数字信号,但实则是高速的模拟信号,因此0V-5V之间是有上升时间的;同样5V-0V之间是有下降时间的。所以在设置单片机低电平时,如果没有触发或发信号,那么还是高电平的。

九、51单片机上电的时候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不外接上拉电阻时也可以驱动,通过设置IO口的模式为强推挽输出,其输出电流可达20mA,不过手册建议整个芯片电流不超过55mA。一般外接上拉电阻来驱动LED。对于工作电压5V的MCU,高电平接近于实际输入工作电压,低电平约为0.1V吧,实测。假如是高低电平的定义,TTL电路是大于1.3V还是1.4V的,低电平是小于0.3V左右吧。

十、如何判断单片机是低电平还是高电平有效?

电路:一个低电平导通的场效应管。输出寄存器连接在栅极,电源下面接个电阻然后接漏极,源极接地,io口接在漏极和电阻 之间。

默认状态:那么单片机上电之后就是高电平(这个状态我们叫默认状态,也就是不对io口操作的状态)。

需求1:想输出低电平,向寄存器写0,场效应管导通,io口直接接地,成功达到输出0的目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