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电路板求推荐一款SMT防错料系统?

求推荐一款SMT防错料系统?

一、求推荐一款SMT防错料系统?

SMT防错料系统是通过条码技术、扫描技术结合贴片机料站表来进行对料,以确保在料卷放置在正确的料站上。主要为帮助企业有效防止SMT上料过程中出现的混料和错料现象发生,同时记录SMT上料信息与生产信息,提升SMT品质合格率,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品质价值与客户满意度,同时也方便公司后续追溯SMT生产记录。

二、富士康SMT员工错料改善报告怎么写?

上错料了,就得很认真报告吧。

把为什么错的过程描述出来。找方法去再防止。是那个过程不合理,还是没有按照SOP执行,还有没有健全的系统防呆呢? 错料这一直是SMT的一个沉重话题,但是如果一个部门经常错料,应该从管理层思考了。要是有完整的流程和防御流程,就是个人执行力的问题了。办法,承认整个过程,协助处理,积极配合,对事不对人,秉公办理。我只能说这么多了。要想减轻自己的不是,应该从为什么自己出错后,是如何发现的,这个发现的过程,有什么扫描流程还是系统,还是预警的机制缺失呢?接收批评是少不了的。

三、smt车间,怎么认料的,就是料盘上?

SMT车间,物料都会有一个系统化管理,一般公司内部会按阻容件等区分采用识别码,进而进行一系列的编码管理,产品图纸根据这个编码进行SMT编程

四、SMT标准抛料率是多少?

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实际抛料数量/用料数量(例如一批次加工实际用料10000,抛料数100,抛料率1%)

第二种:[(实际发料数-理论用料数)-实际剩余材料数)]/(实际发料数-实际剩余材料数)这种方式现实中比较容易操作。详细讲下:例如一批次PCBA贴片,材料是同种0805的1w的发光二级管,1pcs板贴10个,要贴1000pcs.仓库发整盘材料 4000*3盘=12000个,理论用料数10000,实际退回创库剩余材料数1800个。抛料率 (12000-10000-1800)/(12000-1800)=1.78%。

希望有所帮助

五、smt上料员工有前途吗?

上料员,只是个工作,前途不是由一份工作决定的。

但相对 装焊、组装、包装操作来说,还算不错。

相对操作工、技术员、QC质量、测试员等就略有不足。

STM上料员,就是按照装机物料清单把贴在主板上的物料按顺序位置上到贴片机的取料架上。

平时自由,闲,但忙起来会很忙,因为设备不等人,就是个介于物料员与操作工之间的工作,但这一项工作都没什么前途,就是个机器,都不需要思考。

六、现在作为实习生在smt机台上料,怎么去学smt,哪里有我们新人学习的资料?

SMT上料过程

在SMT设备贴片之前,需要作业人员将料盘放在正确的Feeder上,再把Feeder放在合适的SMT设备的站位上,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发生用错物料或用错Feeder的情况。

由于SMT设备是高速连续运行,如果不能事先避免这种错误,将造成返工或报废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料过程中将待上料的料盘、使用的Feeder、待上料的站位的对应关系与料站表进行比较。

存在的主要失误

目前绝大部分SMT机台上料检查核对还是依靠人工来实现,主要失误可能是以下几处:

  • 料卷盘物料标识有误,物料名称与实物对应不上;
  • 料卷盘备料数量错误,尤其是数量不足;
  • Feeder编号与料卷盘一一对应靠手工抄录,很可能抄错数据;
  • Feeder上料后,推入机台时放置顺序放错。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工操作对料难免随时出现疏漏。

前期的准备工作

要达到比对的目的首先就需要在MES系统中建立料站表的基本资料。

一份完整的料站表资料基本上包括产品代码或工单编号、物料代码、Feeder规格、产线代码、设备编号、站位编号,对于双面板还要包括板面信息〔A/B面〕,对于双Table的设备还要有Table编号。

料站表资料一般由工艺人员负责维护,并提前录入到与SMT设备连接的电脑上,进行上料比对前只需要将这份资料从SMT设备的电脑上导入到MES系统中即可。

有了料站表资料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在上料扫描过程中实现防错了。

系统上线前要遵循的原则

简单的讲,上料防错就是由系统比对上料过程中扫描的物料标签Feeder标签站位标签料站表资料是否匹配,发现不一致时给出明确的警示信息,进而达到检查和警示的目的。

其一,在SMT车间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上料扫描可归结为上料、换料/接料、下料、QC抽检比对四种业务类型,上料防错系统首先要提供满足这几种业务类型的系统功能,并且要考虑到用户的作业习惯,最大程度降低用户操作的繁杂度;

其二,电子产品涉及到单面板、双面板、包含多种产品的混合拼板,上料防错系统要能够支持各种复杂的产品结构,最大程度上保持与客户的业务习惯相协调;

其三,上料防错系统需要在收集了作业人员扫描的各种标签信息后才可以比对料站表资料,系统必须考虑如何防止作业人员的漏失,让系统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又尽可能的降低系统操作的复杂度,减少一线人员对系统的抵触情绪。

实现方法

核心是软硬件技术想结合,利用条码技术,后台系统自动匹对,废除人工检查,人工纸质记录。

所有备料清单,物料清单BOM,设备编号、检查记录都由系统完成并记录在数据库中。员工使用条码技术,对编码的物料料卷、Feeder编号制作条码并张贴予以标识,使用手持式终端设备扫描条码,后台系统程序读解条码数据并判断、反馈信息,发现不一致时给出明确的警示信息,进而达到检查和警示的目的。

七、电路板电阻换错后果?

如果电阻用错的话,会有以下两种可能性:

1、如果接的电阻用大了一般没有事,只会影响设备的功率和发挥效果!

2、如果接的电阻太小了的话事情就比较严重了,可能会使得电流过大,烧掉主板,甚至会引发火灾!所以一定要专业人士操作,个人不要随意自己接电阻!

八、SMT上料八大步骤是什么?

1.Feeder没料,机器报警,操作员根据机器提示消警;

2.取出缺料的Fedder,将用完的料盘取下;

3.将已备好的物料与刚换下来的料盘核对,确认无误后装上飞达;

4.核对机器上物料描述是否与料盘一致;

5.取一颗刚装上飞达的物料粘贴在对换料记录表上,并填写换料时间,操作人员等相关信息;

6.按机器站位将飞达装回贴片机;

7.通知IPCQC对料,测试;

8.开机生产。

九、人工配错料整改方案?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1,如题所述,配错料事项,应先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所在,才能据以作出整改措施。2,属于员工个人责任的,则应予强化个人的技能、思想素质等综合素质培养,同时应予加强岗位职能认识、作业标准认识及协作能力。3,属于非个人因素的,则应予检查作业标准是否正确,工作流程是否合理可行,工序是否存在缺陷等等,审视规章制度。4,建立复核机制,管理人员抽查机制等等相应举措。

十、错混料如何预防管理?

要预防错混料,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建立严格的物料管理制度,包括标识、分类和储存等方面的规定。

2.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检验、抽样和测试等环节,确保原料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培训员工,提高其对混料操作的认识和技能,加强操作规范和纪律性。

4.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提高生产的准确性和效率。

5.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混料错误,避免扩大影响。

6.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错混料的问题。

热门文章